日前工信部正式公布45個國家先進制造集群的名單,山東青島市智能家電集群、濰坊動力裝備集群、青島市軌道交通裝備集群3個集群上榜。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山東省“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提出,“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深刻認識先進制造業集群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探索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之路,對促進山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現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轉變,具有重要意義。產業集群是由一群地理位置相近、聯系緊密的專業化企業及相關支撐機構組成,這些企業和機構通過密切的聯系和互動,產生區域外部經濟,并能有效降低交易費用、促進技術創新,從而形成持續的市場競爭優勢。作為更有效的組織形態,產業集群能強化資源匯集,帶動全產業鏈發展。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和知識經濟、信息技術在廣度和深度上的持續深化,企業間、行業間、產業鏈間的競爭已轉向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為改變我國制造業長期處于價值鏈低端的現狀,迫切需要推動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升級,而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則成為推動我國制造業在空間組織和地理布局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打造集群創新平臺,提高創新效率。集群內大量企業集聚和人員交流為知識外溢和技術擴散提供了有利條件,培育集群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發揮這種優勢,增強集群主導產業核心競爭力。山東省作為經濟大省、工業大省、制造業大省,山東制造已成為響當當的品牌,底蘊雄厚,優勢明顯: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規模達到10.9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02271.5億元,規模居全國第三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46.8%;擁有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3.16萬戶,累計培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45家,數量居全國第二位;累計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62家,居全國第三位……一組組數據展現出山東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的實力,而世界工業互聯網大會、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等重磅會議相繼落戶山東,更直觀地展示出了山東制造業的發展成色,給產業集群林立的山東極大信心和鼓勵。
持續壯大集群規模,增強發展底氣。集群要提升競爭力和影響力,離不開規模效應。擴大規模意味著吸引更多企業集聚,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集群自身會成為新企業的孵化器。青島市智能家電集群、濰坊動力裝備集群、青島市軌道交通裝備集群3個集群上榜,是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的實際舉措,將對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濰坊市動力裝備集群以內燃機為核心節點,形成了“基礎零部件→核心零部件→動力總成→整機(終端)→關鍵配套件”鏈式發展結構,打造了專業化的協作和配套鏈條,形成了以7家龍頭企業為核心、176家高新技術企業為支撐、315家上下游企業為配套的產業鏈核心生態圈。
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更好更快發展,青島持續發力。青島打造智能家電集群和軌道交通裝備集群,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海爾、海信、澳柯瑪是最早落戶青島開發區的家電產業巨頭,青島開發區圍繞海爾、海信、澳柯瑪等重點企業,打造頭部企業引領、配套企業完善、產業鏈完整的智能家電產業鏈體系。鼓勵大企業進位爭先,加快推動海爾特種電冰箱有限公司等企業升級發展,力爭“十四五”期間產值過10億元規模企業達到20家以上;加快推動“小升規、企成高”,強化管理、分類指導,實施滾動管理,形成梯度發展態勢,力爭到2024年,智能家電規上工業企業超50家,高新技術企業超5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超150家。在打造軌道交通裝備集群方面,2021年3月,青島軌道交通裝備集群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集群?;谌熊壍澜煌óa業發展現狀,青島提出了“龍頭引領、創新驅動、項目支撐、園區集聚、平臺賦能”的發展思路。按照車輛裝備制造帶動“研發設計+工程建設+運維服務”協同發展、橫向拓寬、縱向拉長的思路,精準制定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發展“全景圖”?!笆奈濉逼陂g以及未來15年,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將圍繞打造世界級先進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的目標愿景,打造全球高鐵創新發展引領區、國家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未來軌道交通城市體驗區、生態智慧品質活力樣板區,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加強產業生態創新,山東積極謀劃、長遠布局。山東制造業很早就瞄準了更高端的發展目標,把先進制造業視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發力點,將加快打造先進制造業強省作為貫穿全省產業發展的主脈絡,依托自身優勢基礎,積極謀劃,長遠布局。產業生態好不好,主要看產業鏈的完整性、產業集群的協同性。作為經濟大省,山東產業門類齊全,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和197個工業中類。在區域經濟競爭的新格局中,山東前有標兵,后有追兵,承受著“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壓力。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山東曾面臨產業結構不優、新動能成長不快、發展活力不足、經濟效益不高等一系列難題和矛盾。山東在全國率先實施“兩高”項目“五個減量或等量替代”,謀劃產業集群培育等20項重點改革事項、37項重點改革任務。近年來,隨著“鏈長制”的建立推行,山東省聚焦9大產業領域,確定42條重點產業鏈??梢哉f,加強產業生態創新,山東有基礎、有條件。
建成先進制造業強省,塑造山東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通過開展集群培育,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提質升級步伐加快,在穩定工業經濟發展、提高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面向新時期,制造業再次備受關注。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建成先進制造業強省,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仨?022年上半年,工業“壓艙石”作用更為明顯——山東GDP實現3.6%的增速,增量居全國首位。統計顯示,上半年,全省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比GDP增速高0.1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為33.9%,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3.3%,拉動GDP增速1.2個百分點。這毫無疑問,在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先進制造業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大規模創新投入加上更具精準性的配套管理舉措,帶動山東創新體系建設軟硬件全面迭代;企業創新發展的“智力引擎”進一步激活,“專精特新”企業資源匯聚和配置,培育發展更多行業隱形冠軍成效顯現,積極向上的市場文化已經形成,新的增長極正在創造;大科學裝置、海上風電、高速鐵路網等一批事關全局的重大引擎性工程項目的全面布局,形成創新要素集聚、創新載體豐富、創新資源開放的生態體系;作為制造業大省,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制造業升級,制造業正在集聚新的發展動力;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場景,在山東處處可見,“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正在成為現實。這些優勢就是山東發展的信心所在、底氣所在、潛力所在。
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埋頭苦干,善謀善為,善作善成,政策落實就會更加有力,創新之路就會越走越寬。這些舉措將切實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真正把制造業這個山東經濟的根基和優勢筑牢,努力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本文來源:閃電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