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招商一張圖——產業空間布局圖
近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新能源乘用車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實現首臺整車下線,從去年12月供地到整車下線用時不到一年,創造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濟南速度”。這背后就有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實施省市區三級土地要素對接聯動機制,精準保障重點項目用地作出的貢獻。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招商引資是貫穿始終的“生命線”。為更好地落實、服務濟南市招商引資“九大行動”,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編制了全市“招商一張圖”,創新性地呈現全市經營性用地的空間整體分布情況、產業空間結構和各區域主導產業定位,招商引資帶“圖”作戰,項目落地跑出加速度,形成“規劃引領、靶向招商、精準供地”的新局面。 要素統籌保障行動是濟南市招商引資“九大行動”之一。為此,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強化規劃統籌引領,摸清底數,科學編制了“招商一張圖”,算好招商引資“空間賬”,引導產業項目精準落地;精準匹配土地要素與招商需求,將土地要素與主導產業功能等招商數據信息進行統籌、精準管控,做到“好地等好項目”;要素信息共建共享、招商服務共建共創,強化數字賦能,推動用地數據信息共享、共用、共維護,形成“一圖查資源、一圖助招商”的招商服務新機制。 招什么產業?項目落在哪兒?土地資源是核心要素。通過“招商一張圖”可以看到,各區縣(功能區)用地家底、產業空間布局立體呈現,實現了項目招商與用地精準匹配,從而促使各級各類重大項目高效、精準和快速落地。據介紹,全市符合“兩規”、可用于招商項目落地的居住、商業、工業等經營性用地共計17.78萬畝、3082個地塊,主要圍繞全市重大發展片區和產業集聚區域集中分布,其中工業用地約5.07萬畝、443個地塊,商業用地約4.44萬畝、1184個地塊,居住用地約7.69萬畝、1401個地塊,物流倉儲用地約5782畝、54個地塊。 基于“招商一張圖”,將空間規劃、土地儲備、項目審批、產業發展等融合為“一盤棋”,明晰招商方向,使招商項目用地審批更高效、資源供給更精準、服務保障更優質。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土地征收和綜合整治服務中心業務審查部副部長何勇介紹,產業園項目僅用3個月就取得省政府征地批復,快速落地得益于省市區三級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聯動,成立專班、現場辦公,同步展開規劃調整、成片開發方案編制,各項工作壓茬進行,為項目落地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透過產業園項目成片的廠房和正在忙碌的塔吊,似乎已經能看到不遠的將來,隨著一個個重點項目加速落地,濟南“工業強市”崛起的新姿態。近年來,圍繞全市發展大局和重點工作部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落實并延伸省市區三級土地要素對接聯動工作,建立三級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實行土地要素支撐工作常態化對接。通過共同分析項目難點堵點問題,協商破解項目用地難題,壓茬推進征地報批,精簡審批流程時限,精準實施征地供地,有效保障重點項目落地實施,有力帶動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