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10月,恩格斯在《唯物論和虔誠主義》一文中指出:“在同宗教的黑暗勢力進行斗爭的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應該結成統一戰線?!?/span>
統一戰線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戰略和策略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在科學總結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經驗的基礎上,解決了無產階級自身團結和爭取同盟軍的問題,開創了無產階級統一戰線思想。
1864年,馬克思恩格斯創立國際工人協會(后來稱為“第一國際”)。參加這個組織的,既有共產主義者,又有蒲魯東主義者、工聯主義者、合作社派、巴枯寧主義者。在為國際工人協會起草的共同章程中,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考慮了各派工人的接受水平,一方面在內容上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另一方面在措辭上靈活溫和,使之成為各國各派工人都能接受的體現工人階級內部統一戰線的共同綱領。馬克思指出:“每個國家工人運動的成功只能靠團結和聯合的力量來保證?!倍鞲袼拐J為:“既然各國工人的狀況是相同的,既然他們的利益是相同的,他們又有同樣的敵人,那么他們就應當共同戰斗,就應當以各民族的工人兄弟聯盟來對抗各民族的資產階級兄弟聯盟?!?
隨著這一政治策略被馬克思主義者廣泛用于對抗封建勢力、爭取民族解放、抵御外敵侵略等現實斗爭,統一戰線的概念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
列寧曾這樣描述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思想,“要利用一切機會,哪怕是極小的機會來獲得大量的同盟者”。結成統一戰線必須盡可能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充分利用敵方陣營中的一切矛盾。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以普列漢諾夫、列寧為首的馬克思主義者同以司徒盧威為首的“合法馬克思主義者”進行短暫的聯盟。這一次政治聯盟使得布爾什維克黨迅速戰勝了代表富農階級利益、主張向沙皇專制制度妥協的民粹主義,并且使得馬克思主義思想在全世界范圍廣泛傳播開來。1917年至1920年,新成立的蘇維埃政權充分利用了帝國主義陣營的內部矛盾,在制定戰役計劃和領導軍事行動時正確地選定了主要突擊方向,最終成功粉碎了敵對勢力的武裝干涉陰謀,保護了社會主義革命果實。
中國共產黨一直把統一戰線作為總路線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1922年7月,黨的二大通過了《關于“民主的聯合戰線”的議決案》,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政策的正式提出。毛澤東高度評價統一戰線政策的歷史地位,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稱其為我黨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之一。1956年4月,他在《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中強調:“對我們來說,朋友越多越好,敵人越少越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治國理政戰略高度,對統戰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是團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碑斍?,統一戰線面臨的時和勢、肩負的使命和任務發生了重大變化,更要增強做好新時代統戰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必須掌握規律、堅持原則、講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是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必須全黨重視,構建起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有關方面各負其責的大統戰工作格局。各級黨委(黨組)要強化政治引領,完善制度機制,履行主體責任,把統戰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各部門各單位要增強統戰意識,齊抓共管,形成強大合力。
堅持大團結大聯合。要保證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成功,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關鍵,是最大的政治。統戰工作解決的就是人心和力量問題。要堅持求同存異,發揚“團結-批評-團結”的優良傳統,在尊重多樣性中尋求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堅持把握好辯證關系。要把握好潛績和顯績的關系,重視潛績的作用,堅持久久為功、潤物無聲,推動統戰工作行穩致遠。要把握好原則性和靈活性的關系,善于把方針政策的原則性和對策舉措的靈活性結合起來,既站穩政治立場、堅守政治底線,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把握好團結和斗爭的關系,既講團結又要斗爭,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分歧,在斗爭中求合作、求共識。
本文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本文供稿:集團紀檢監察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