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就是要發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斗。企業要擴張,必須有這三要素?!?
翻開《以奮斗者為本》這本書,開篇就是這么一段讓人驚心動魄的宣言。華為成立于1988年,成立至今已有30多年,在這30多年的時間里,華為也曾面臨衰退、落寞、否定,但華為人卻始終帶著一腔熱血,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在歷史長河中,始終如一顆東方明珠熠熠生輝。
本書開篇提到價值的含義,什么是價值?
在任正非看來,資源是會枯萎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一切的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所以,企業真正具有巨大潛在價值的、能夠創造財富的是人,可以說人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隨著工業自動化程度的逐漸提高,機器已經開始逐漸替代了人類,但替代或者解放的只是人類的雙手,而這也留下了更多人類思考創造的時間。同樣,人又是最容易被忽視或者渺小的存在,當一個人無法在工作崗位上創造價值,或者創造價值不匹配崗位的需求時,那么這個人會面臨淘汰。
所以,個人需要不斷增值,不斷創造價值,才能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提升,才能有了生存的價值,這種由個人產出的價值,也間接關乎企業的生存,只有個人的不斷成長能讓企業擁有持續的活力和適應力。
企業作為價值的載體,如何進行合理的價值分配?
華為強調以奮斗者為本,分配理念強調不讓雷鋒吃虧。華為不是按照個人的知識來確定收入,而是以他擁有的知識貢獻度來確定,是按照個人所承擔的責任、能力、貢獻等來定級。
在工作中,雖然學歷是敲門磚,但不是一個人的尚方寶劍,個人勤于學習、勞作、思考,勢必會成為這個行業的雷鋒、標兵。所以,在鞏固公司發展建設中,要讓高層干部有使命感,能指引公司發展方向,讓中層員工有危機感,時刻提升自己;讓基層員工有饑餓感,要努力成為同行業的佼佼者,要有向上的決心和勇氣。企業的發展要一代代去鞏固,這樣文化才能在發展中得到傳承,并進一步升華。
濟高財金作為集團金融投資板塊,著力優化金融布局和生態體系,為高新區發展提供金融服務。金融行業的復雜性對員工個人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復雜多變的資本市場,財金全體員工需保持不斷學習的能力,持續更新信息,不斷完善自身短板,堅持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不斷提升自身內在價值,助力財金做好金融服務工作。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有這樣一段話:“生活賦予我們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充滿著求知和斗爭的志向,充滿著希望和信息的青春?!弊鳛闈呖毓赡贻p的一代,奮斗是我們該有的姿態,成為一名“奮斗者”是必須的選擇。
華為認定的“奮斗者”條件是:刻苦學習、修養狼性、樂于奉獻、創造價值。所以,未來唯有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用知識武裝自己,始終保持使命感和危機感,堅持勤奮努力和盡心盡力的工作狀態,成為一名真正的“奮斗者”。
本文來源:濟高財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