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5tf88"><label id="5tf88"><menu id="5tf88"></menu></label></pre>

  • <track id="5tf88"><ruby id="5tf88"></ruby></track>
    <table id="5tf88"><ruby id="5tf88"></ruby></table>

    奮斗三部曲 一起向未來|以奮斗者為本?

    發布日期:2022-06-15 18:36   作者:admin    來源: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閱讀: 次   字體:[大] [中] [小]

    · 本期學習卡內容摘自于作者文章




    征途漫漫,奮斗者躍,為公司發展貢獻價值

    濟高發展股份公司 潘睿

    初讀《以奮斗者為本》,發現整本書并不是連貫的講述,而是像《論語》一樣,將華為公司的會議紀要片段和領導人的講話進行了拼湊整理,細細閱讀之后使我對《以奮斗者為本》這本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也使我感受到了華為公司的人力資源精神。

      

        《以奮斗者為本》這本書的副標題是華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綱要,可以理解為是華為公司關于人的管理的總結。任正非認為,“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一切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華為沒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資源,唯有在人的頭腦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讀到這段話時,我不禁在思考,自1987年創辦以來,在20多年的時間里,華為是如何成為世界通信設備產業的領先企業,它是依靠什么成長起來的呢?在書中我找到了答案,就是“人”。華為將優秀的不斷成長奮斗的人才視為其最寶貴的財富,第二才是產品與技術,第三是客戶資源,他們認為只要有不斷奮斗成長的人才隊伍,他們就能攻克一切技術難題,拿下任何一個客戶,也正是這個思想的統一和確立,才讓華為建立的以奮斗者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華為能在長期的短跑中保持戰斗力的根本所在其實就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持續艱苦奮斗的核心價值觀。但長期艱苦奮斗不只是身體上的艱苦奮斗,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艱苦奮斗。如果說身體上的艱苦奮斗是指盡力工作,那么思想上的艱苦奮斗就是盡心工作,一個人盡心去工作與盡力工作,是有天壤之別的。盡心工作在于主動作為,在工作中積極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

    在書中,有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為客戶創造價值才是奮斗。我們把煤炭洗的白白的,但對客戶沒產生價值,再辛苦也不叫奮斗,兩個小時可以干完的活,為什么要加班加點,拖14個小時來干。不僅沒有為客戶產生價值,還增加了照明的成本,空調的成本還吃了夜宵。這些錢都是客戶出的,卻沒有為客戶產生價值。為充實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叫奮斗,否則再苦再累也不叫奮斗?!眾^斗者的對象必須以客戶為中心,再苦再累的工作只要不是對客戶產生價值和服務的都是無用的奮斗。

    有效奮斗才有意義,不可以為了做事而做事,那不僅對企業沒有意義,對自己也起不到學習進步的作用。我們在職場中經常聽到一句話,是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其實這句話是不適用于職場的,奮斗者和普通員工最大的區別就是,奮斗者能創造價值,工作中能交出滿意的工作成果,甚至超出期望,超額完成任務,用成績和結果說話,這才是一個 “奮斗者”最大的特點。

    當前,公司面臨發展的拐點,“十四五”期間,按照集團的決策部署,濟高發展將聚焦生命健康產業新賽道,以價值創造為引領,實現實業運營和園區運營“雙輪驅動”發展的業務格局。作為公司人力資源部的一員,要緊跟公司的發展步伐,時刻保持奮斗精神,既要管好自己,加強自身學習,汲取與主業轉型相匹配的專業知識與人力資源理念,爭當“自燃人”, 轉變人事管理理念,從行政事務管理向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轉變;又要當好“管理者”與“服務者”,切實將集團與公司的人才管理理念貫徹好、執行好,著力抓好個人績效考核落地執行,不斷激發員工的“狼性”精神,激勵員工像狼一樣嗅覺敏銳,行動迅速,團結作戰,朝一個目標共同奮斗。我相信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定不負奮斗者。

    本文來源 :濟高發展股份公司

    少妇人妻好深太紧了A
    <pre id="5tf88"><label id="5tf88"><menu id="5tf88"></menu></label></pre>

  • <track id="5tf88"><ruby id="5tf88"></ruby></track>
    <table id="5tf88"><ruby id="5tf88"></ruby></table>